2)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三三 告老_乌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议之后再予批复。

  孙承宗看了一眼汪在晋,说道:老臣谢太后隆恩。

  汪在晋和孙承宗的关系非同一般,但这次请辞孙承宗没和别人商量,也没想到汪在晋也跟着请辞。

  众人时不时观察站在前列的张问,但是张问一直都没说话,这段时间,大明最有权力的大臣张问好像十分低调,既不提政略,也没有直接参与妖书案的争斗。

  散朝之后,三党的许多官员在兵部右尚书汪在晋的带领下,去了孙承宗的府上。

  孙承宗迎到门口,跺脚皱眉道:你们是要干什么?老夫这里又没有红白之事,你们这么多朝廷命官来老夫这里来,不是授人以柄结党营私?

  汪在晋没好气地说道:恐怕结党营私不是咱们老三党的人,而是新党!

  另一个官员道:孙老,您真的要向朝廷交辞呈么?

  孙老不能离开朝廷啊,您要是走了,岂不是让那些奸党小人得志,霸占庙堂?咱们一定要和奸佞之徒斗到最后!

  孙承宗抱拳道:老夫真是身子骨不行了,无法再胜任部堂。请诸位同僚恕老夫连一杯薄茶也不能招待,你们请回吧。

  孙老、孙老

  孙承宗返身走回府邸,叫下人把府门给关了。外面的众官热情不减,纷纷嚷着要扳回局面,与新党斗到底。

  孙承宗谁也不见,却叫人把汪在晋从偏门带进府,因为他和汪在晋是生死之交。

  待汪在晋被奴仆带到孙承宗的:汪大人,你为何要请辞?

  汪在晋道:孙老要请辞,我也不贪图兵部尚书的官位孙老与我的交情,比什么官位都重要。

  孙承宗听罢有些感动,他长叹一声,说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啊,老夫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隐于市井,能有知己一二喝酒,有什么不好的?

  汪在晋道:孙老为什么请辞?

  孙承宗低声道:在你面前,老夫也不说假话,其实老夫请辞并不是想借此威胁朝廷,更不是矫情清高老夫是为了自保,留条老命。

  自保?汪在晋摇头道,还不至于吧?虽然上次那大理寺卿陈启新想把妖书案往您身上扯,但他就是个蠢材,最后不是丢官罢职了么?孙老三朝元老,在士林中声誉很高,谁敢糊里糊涂就动孙老,不得被天下士人骂千百年?

  孙承宗道:这件事绝不是这么简单。被骂又怎么样?找个替罪羊让大家伙出气不就行了人人骂秦桧,因为他出名了,被推到了最前边挡口水,又有多少人骂皇帝和整个南宋?

  汪在晋若有所思道:孙老觉得,这妖书案是怎么回事?

  孙承宗道:反正绝不可能是咱们的人干的!眼下新党自上而下都是绝对优势,咱们的人再去印小册子造谣,不是自寻死路?

  所以,妖书案一开始就是别人的阴谋,大家还往套子里面钻,有什么意思?无论三党怎么义正辞严,最后注定是一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