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二九 西山_乌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官穆小青率领。

  整装待之时,只见太监李芳带着几个人跑了过来,对张问说道:太后担忧张阁老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特地下旨奴婢带人服侍张阁老,您瞧,这位是宫里的御厨。

  我没那么娇贵张问随口说道,他沉吟片刻,又道,既然是太后的懿旨,你们就跟着来吧。

  张问寻思着,多半是这李芳想来拍马屁,在太后那里请旨出来的。

  西山距离京师不过三四十里路,大半天功夫就到了。考察团到了沈家煤矿下面之后便扎下营地,工部各官员分批到各处详细考察记录。

  张问实际上不懂这些东西,他只是想亲眼看看那路轨是怎么回事儿,眼见为实。他带着一群人来到一处矿山,只见那些矿工都远远地跪着,因为有朝廷官员来考察,所以矿洞的作业已经停了。

  一座山体上有许多矿洞,果然有路轨从矿洞里面延伸出来,一直通往矿山外面。身边的沐浣衣给张问以及旁边的官员解释着各种构造的功用,周围的官员一边听一边点头,好像很懂似的,实际上真正懂的那些官吏都不在这里,留下的就是陪着张问瞎逛,什么户部兵部的官儿对这玩意懂个屁。

  这个矿洞构造复杂,除了路轨,矿洞门口还有齿轮和绳索。齿轮张问倒是粗略明白一点,小齿轮带大齿轮,可以省力。

  山间的路轨是张问等人注重考察的,只见这种路轨由两段铁轨组成,下面有木料和石子枕垫,结构并不算复杂。张问便回头对沐浣衣说道:路轨上的车辆真的可以载重几千斤?

  沐浣衣遂叫来工头,让木头传唤矿工将一辆驴车装满。那些矿工搬来石子装载一辆四轮驴车,将车装得满满的。

  旁边有官员见状惊叹道:一头驴拉的重量最多不过五百到七百斤,两头驴大不了就千余斤,这么大一车石头两头驴能拉动?

  沐浣衣笑道:等一下您就看到了。

  这时一个赶车人坐上驴车,扬起鞭子啪地打在驴屁股上,那两头驴便向前移动,在众人哦地惊呼中,那装满了石头的驴车毫不费力地行驶起来。

  沐浣衣道:这座山上煤矿很多,但道路崎岖,要将煤运出山十分困难,以前的煤窑只能用人力背出去,待沈家接手之后,便投资修建路轨,虽然花费不少,但是长期来看,反而节约了成本。

  沈光祚趁机对众官说道:人丁负重背煤,劳民伤理;而借助物力,使民脱离疾苦,善莫大焉。

  于是这事儿立刻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大伙只能点头称是。这是大明朝的一贯干法,道德高低,一向是判定事务的终极观点,虽然很多时候只是幌子。

  看完驴车的表演,张问等人又在煤山上转悠了一圈,光秃秃的没啥看头。眼看天色不早了,张问便率领一众不相干的官员前去房山府休息,只留下工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