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千五百三十三章 应劫_神话版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地的汉室百姓,承担这片土地的酒水产出。

  也就是所谓的斯拉夫人以前种田换酒水的粮食产出由种田的汉室百姓承担,但这个过程,斯拉夫人不接触汉室百姓,全面由国家来处理,也就是直接将之计入税收。

  本来这种操作会有大问题,导致汉室百姓的税率过高,但斯拉夫人在五世纪之前基本没有成型的文明,主要以渔猎为主,根本不会种田,审定的产出远低于汉室百姓的亩产。

  这么一来就算是叠加了这个税,在无需投入垦荒成本的前提下,汉室百姓很乐意接受这种政策,毕竟税并不高,田落到手上那可是真的。

  虽说西普里安的税法明确告知,这种由斯拉夫人垦荒出来的田地,在转手给汉室百姓之后,从根子上讲是属于国家的,但只要拥有这片田地的人按时缴税,不管这块田地在谁手上都是可以发卖的。

  这一点非常的离谱,但这一点又完全契合了欧洲各种发卖的习惯,包税权本身就是发卖的演化,西普里安终归是受到了罗马帝国的影响,不知不觉就走向了发卖这条路。

  哪怕是从属于国家,也是可以发卖的,最多只是发卖基础不同,本质上这种发卖,其实是二次转包,但你就说算不算发卖吧。

  汉室百姓很难看到更上层的操作,只能看到条文之中的税改,无法理解税改背后的东西,斯拉夫人拿到了田,也是种田换酒,现在只需要垦荒,不需要种田就有酒,那怎么选还用说,这种信息层面的不对称,使得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正因此,袁家成功从乌拉尔山以东的思召城、显城蔓延到了乌拉山以西,并且一点点的朝着西边的黑土地蔓延过去。

  这个速度很慢,但这个步伐很稳,因为每一代的斯拉夫人想要一直有酒喝,起码得垦出来几百亩地才行,等这代的斯拉夫人死了,分给他家的酒水量就会减半,下一代如果不继续开垦,就会再次减半,这是西普里安从汉室的爵位代降中学到的智慧。

  汉室百姓有现成的田可以种,而且数量足够的话,并不会主动开荒,因为种田也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各种农具的出现确实是降低了对于百姓的体力消耗,但家庭式种田的规模终归是有一个上限的。

  这么一来,斯拉夫人只要主动垦荒,就会有一个生活上的保证,而汉室百姓只要种田就会给自身和斯拉夫人提供一个生活上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这个看着简单的框架只要不断地维持下去,东欧就会随着斯拉夫人和汉室百姓的推进逐步的化作农田。

  考虑到东欧的大小,以及人力资源的规模,西普里安估摸着这个正向循环起码能维持两百年到三百年,直到整个东欧被垦荒完毕,种下粮食才会停止。

  更重要的是这个正向循环只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