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节 记者麦瑞宝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工业部门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但是他知道影像化之后可以给报刊杂志带来多大的好处。特别是新闻摄影类的画报,在没有电视机的时代,图文并茂的画报的影响力较之报纸更为巨大。

  为了《良友》的创刊,除了新建立了印刷所之外,还专门举办了新闻摄影培训班。培训摄影记者。

  《良友》的刊头是打算请文德嗣或者王洛宾书写,丁丁略加考虑之后加上了批语:“此事请一位精通书法的元老书写为宜,不宜……”他想了想,又把“不宜”这句给划掉了。

  画报预计16开32页,除了26页摄影照片外,另有6页石印漫画。所有版面都采用图文混排的模式。

  丁丁拿起了送来的画报印刷清样,看了看图片印刷的效果。画报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出图片的效果,即使是黑白印刷,对纸张、油墨和印刷机都有一定的要求。早年元老院的印刷厂印刷图稿只能满足于石印工艺。如今能印刷摄影画报,算是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了。

  在1638年这个暮春的早晨,《良友》画报的见习摄影记者麦瑞宝正体验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精神恍惚,明明自己的臀部还在城铁头等车厢的沙发座椅上晃荡,身体却仿佛神奇地飘到了半空中。一个月前,自己正式加入画报社,丁丁首长亲自把崭新的印着“临高光学”照相机交到手里,对自己叮嘱采访拍摄的要领,麦瑞宝当时也是一阵幸福感直冲脑门,激动万分。

  然而那都没法同这一回相比,自己何德何能,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不过是芳草地念过几年书又选拔到美术集训班里学过两年画,因为对元老院的神奇宝贝照相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就成为第一届摄影记者学习班的成员。几个月学习结束之后正式进入《良友》画报,第一次采编,居然就能坐进元老专用车厢,陪同一众首长,更别提还有首长中的首长,敬爱的王洛宾主席考察采访儋州工业区,他连梦都不敢这么做。

  尤其意想不到是王主席竟然如此平易近人,不带半点“大首长”的架子,整个旅途中与各位归化民工作人员谈笑风生,尤其是和《临高时报》派来的女记者孙尚香,甚是投机。孙小姐是何等的锦心绣口,无论话题转向什么方面都能机智地回应,整节车厢不时交织飘荡着王主席爽朗的大笑与孙记者百灵鸟般地娇笑声,而她一身深蓝色白色翻领的连衣裙愈发映衬出她白皙的肌肤和窈窕的身姿。麦瑞宝注视着孙小姐,仿佛同她侃侃而谈地正是自己,心头满溢着幸福的喜悦,到了站都舍不得下车——哎呀不对,这城铁列车真抵达儋州了,怎么这样快?

  清醒过来的麦瑞宝抢在了首长前边飞速地蹿下车厢。建成不久的儋州洋浦站目前主要办理货运业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