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暗流_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正文卷第248章暗流等待时间总感觉极为漫长。

  徐得庸和奶奶眼巴巴看着产房。

  终于,产房门从里面打开,医生走了出来。

  徐南氏立即忍不住问道:“医生同志,大人和孩子没事吧?男孩还是女孩?”

  医生道:“母女平安,恭喜你们得到一个千金。”

  徐南氏听到“母女平安”,放下心的同时,眼中也不禁闪过一抹失望。

  徐得庸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徐慧真身边,握着她的手道:“辛苦了,媳妇。”

  “嗯。”徐慧真有些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

  “妈妈。”小理儿奶声奶气的叫了声。

  见徐慧真要说话,徐得庸道:“不要说话了,先休息吧。”

  一家人之后回到房间,初生的平儿躺了一边被包裹起来。

  小理儿看了看,小声的道:“妹妹,丑丑。”

  徐南氏笑着道:“你小时候也这样,过一段时间就漂亮了。”

  “哦。”小理儿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

  ……

  一天后,医生检查过后,徐慧真便出了院,一共花了不到六块钱。

  像徐慧真这样的已经算是条件比较好的,没条件的叫个产婆花个几毛钱在家就生了,再好的将妇产医生请家里来接生,花个一块来钱。

  回到家中,按老四九城习俗,这是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进行“洗三”,在雍和宫的法轮殿里,还有一個名叫“鱼龙变化盆“的文物,据说这就是当年乾隆皇帝在举行洗三仪式时用过的澡盆。

  不过孩子在医院生的,第一次洗澡已经在医院洗过了,这套本可以省了。

  不过徐南氏还是给举行了简单的仪式,也没请人就自己弄的,表达一个美好的祝福。

  至于大舅哥徐辉率那边只是给打电话报了个平安,来一趟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等满月再来就成。

  旧时“洗三”相当重要,过程和仪式也是相当繁琐。

  只事前的准备就要要供上十三位娘娘的神像,摆上一对儿祭祀专用的红蜡烛,下面压着黄色纸钱、金箔叠的元宝等等。

  之后要“添盆”、“洗澡”等一套流程,比如用镜子往宝宝的屁股上照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中午吃过“洗三面”,就是打卤面。

  徐南氏弄了个简单的供桌,上香之后,给平儿洗了洗,平儿自然少不了哇哇哭。

  之后用一颗事先准备好的大葱,在平儿的身上拂了两下,葱和聪是谐音,这叫:“一打聪明,二打灵俐。“然后奶奶把葱扔到房顶上,寓意长大后聪明绝顶。

  接着是用鸡蛋在平儿的小脸上滚了滚,嘴里念叨着:“鸡蛋滚脸,一生无险。”

  又称一下斤两,寓意使孩子成为“上秤之人”,六斤六两,平儿以后肯定很顺。

  最后把纸钱、元宝等贡品,拿到院中一起焚烧,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男,少送女。“

  徐得庸有些无奈对床上的徐慧真耸了耸肩,徐慧真轻轻给了他一个白眼。

  小理儿在一旁看的饶有兴趣,等徐南氏忙活完,还意犹未尽的坐在小板凳上可爱的道:“太奶,再来。”

  徐南氏轻笑一下道:“弄完了,不来了,回头等妈妈生个弟弟咱们再来。”

  小理儿眨眨眼睛,“噔噔噔”走到徐慧真床边道:“妈妈,生、弟弟。”

  徐慧真忍不住笑着道:“你个小傻妞。”

  小理儿嘟嘟嘴,想爬上床去看妹妹。

  徐得庸进去道:“慧真,你想吃什么,等会我去买。”

  徐慧真摇摇头道:“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你这几天也没怎么好好休息,你去休息吧。”

  徐南氏进来道:“慧真说的对,女人坐月子,你一个男人少进来添乱,去去去,该干嘛干嘛去。”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