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神灵知否?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为了壮大自己,不惜接纳投降的诺曼人为军,并且借助诺曼军人彼此攻讦。

  诺曼帝国在唐土的统治已经被压缩到了春申郡和临近的沿海一线,只要有一支上万人的精锐大军,加上各郡民夫、义军的支持,唐王在半年之内就能南下复国。

  可是义军们不为所动,他们夸夸其谈,反复要求唐王承认他们的地位,但是唐王知道,同一批人也在和诺曼人谈条件。

  义军们之所以不敢公开与诺曼人勾结,只是因为唐人憎恶诺曼人太深,在这个当口跳出来和诺曼人勾结,立刻就会身败名裂。那些暴得大名的义军首领们现在最值钱的就是他们‘反诺曼’的名声,如果没有这种名声,他们早就被州郡豪杰们取代了,可也正是这种名声,让他们的选择的余地很窄:与诺曼和解求封的道路已经堵塞了,他们只能奉唐王为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削弱唐王的力量。

  即便是归云郡,也不见得是完全忠唐的。

  归云地处偏蛮,归云人早年被唐人移民裹挟着来到异域,唐人建国之后,却将出云人迁徙到了荒蛮的北部,这里土地贫瘠,又面临草原人的威胁,唐王此举颇失出云人心。正因为如此,出云人对于那些被污蔑为‘夷人’的林中唐人倒是颇有好感:两群人都为唐国的建立抛洒过热血,可惜春申的唐王从来想不起来。

  各地义军的首领和使者熙熙攘攘地汇聚在归云郡的街头,他们豪气冲天、彼此对立、拉拢豪杰、打探唐王的心思。

  本以为城下之战大胜后,唐人的复国之路就会变成坦途了,没想到,时局竟然变得愈发诡谲起来――就连素来忠诚的河阳郡,如今也有不少豪杰起来宣扬‘河阳自守’。

  所谓的‘自守’,就是说河阳人应该忠诚地守卫河阳,管它外面打成什么样,管它唐王如何求助,只需要等待时局清明,一切都会恢复旧观,那个时候,河阳人再对春申的君主效忠就是了。

  听闻河阳有变,最早入城效忠唐王的章白逸将军终于上书,希望前往河阳。

  “陛下,”章将军在小小的宫廷对唐王禀告,“诸郡可失,河阳不可失。河阳存,陛下退可守归云,进可席卷南土,河阳失,贼军旦夕之间进逼城下。”

  章白逸当着一众义军使节的面说出了这句话,让那些自诩‘忠唐忘身’的义军们大为光火,朝唐之上,章白逸的属下和义军健儿们拔剑对峙。

  唐王明白章将军说的是什么意思:河阳以南的州郡只求自保,对于唐王来说,效忠与否几乎没有区别,河阳郡经过章白逸的经营,忠唐之士颇多,许多城镇只奉唐旗,少有首鼠两端者。可要是长久的无人经营,那些土著豪强们自然会想尽办法效仿他郡,毕竟,各郡的义军是什么样,河阳人也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